欢迎来到医疗展|2024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上海医疗器械展会官网!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展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展会新闻

联影医疗发布磁共振技术平台uAIFI,中国式创新的新高度!

时间:2022-3-10 16:39: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医疗器械黄金十年,大家都在关心下一代具有底层创新能力的国产企业何时出现,会以怎样的面貌屹立于全球市场的强敌之林。在众多国产企业前赴后继的尝试中,国产高端影像设备当家花旦——联影医疗的创新路线或许会成为突围而出的可能性之一。

近日,位于见证过无数奇迹的北京CBD中心,联影医疗重磅发布一系列“主动进化”的成果,以近20款硬核产品,为行业献上了一场创新磁共振的盛宴。

其中部分包括:

全球首创基于人工智能的uAIFI Technology磁共振类脑平台;

全球首款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uMR OMEGA;

全球首款全身5.0T磁共振uMR Jupiter;

中国首台超高场临床前磁共振“活体显微镜”uMR 9.4T...

在这场科技感十足的发布会上,在全场数百位行业顶尖专家的见证下,联影医疗不仅重新定义了磁共振,也给出了关于国产高端影像设备“如何破圈”的答案——集结产学研医各界力量,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做真正属于中国的源头创新。

1.jpg

突破极限!从零起步到全球领先

联影医疗具有深厚的磁共振研发实力。

上世纪80年代,现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在研究生期间,师从著名核磁共振专家吴钦义教授和叶朝辉院士,成为中国从事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第一人。

1998年,薛敏留学归国后,创立深圳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凭借在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方面深度钻研,率领团队成功研发生产出中国第一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

21世纪初期,因核心零部件掣肘,迈迪特被外资收购。2011年,联影医疗成立,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打造CT、核医学装备、X光、放疗设备等全线高端产品,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誓要打破高端医疗影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不过,在当时,“全线覆盖、自主研发”的战略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可实现。“早期时候,国产设备在国内市场普遍得不到认可。当时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走访专家,埋头苦干,深入到临床一线,从产品定位、技术创新到系统质量,确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的高端医疗装备”薛敏在发布会现场说道。

2.jpg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初的豪言壮志正在照进现实,从跟随、并跑到领跑,联影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蜕变:

2015年,发布中国首款全部核心部件自主研发3.0T磁共振uMR770;

2017-2018年,发布中国首个商用压缩感知技术、中国首款一体化PET/MR uPMR 790;

2020年,发布全球首款3.5MW超大功率GPA、顶级科研型3.0T磁共振uMR890。

2021年,连续发布20余款全球领先磁共振产品,包括高端科研型3.0T磁共振uMR 8系多款产品,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uMR OMEGA,“准3.0T”1.5T磁共振uMR 6系多款产品,全面覆盖全身临床疾病的精确诊断;超高场强转化医学双子星“14.4T”——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uMR Jupiter、中国首台超高场动物(临床前)磁共振“活体显微镜”uMR 9.4T,以及业内首创uAIFI Technology磁共振“类脑”平台。

3.jpg

▲联影磁共振产品的创新之路

十年耕耘换来累累收获,如今,联影医疗已经在高端磁共振等领域打破了进口垄断,甚至更进一步,把部分中国人自己的磁共振,做到了世界最强。

今天,在第二个十年来临之际,联影医疗已经不满足于迭代式创新,在拥有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创新自由后,联影正在从底层逻辑出发,思考磁共振未来的样子。

MR“碰撞工业4.0,颠覆式磁共振类脑平台

2010年,乔布斯的一场发布会,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此后一年,联影医疗成立,不知当初他们是否想到,10年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让联影有机会对磁共振产品重新定义。

迄今为止,磁共振已经走过三次“工业革命”:

1970年,世界第一台磁共振首次获得人体图像,实现物理学0-1的突破;

此后,以硬件技术主导,推动磁共振系统快速升级,场强从0.2T→1.5T→3.0T甚至更高;

21世纪初,算法、软件的应用,为磁共振应用边界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如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联影集结4年研发成果,重磅推出uAIFI Technology磁共振类脑平台,一次性放出15项全球首创核心技术,力求解决噪音大、扫描速度慢;操作繁琐、低效;伪影多三大磁共振临床痛点:

一方面,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来模拟大脑神经元,打破软硬件壁垒,让磁共振具备主动思考、主动关怀、自我进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覆盖磁共振扫描前、扫描中、扫描后全流程,用颠覆式技术突破扫描时间、信噪比、分辨率三大磁共振核心要素的“物理极限”。

这一次,联影想要做的,不止是延续惯性,而是以颠覆式创新,加速推动磁共振领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uAIFI的发布,仅仅只是开端!

4.jpg

▲uAiFI Technology磁共振类脑平台

静音快速成像:百秒级成像,噪声降低97%

MR扫描过程中,特别是超导系统,有时会产生很强的噪声,引起病人的不适甚至恐惧。200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曼斯菲尔德教授就曾说过,MR最突出的不足就是噪音太大。

降噪一直是磁共振重点开发方向之一,对此,uAIFI开发了:

Qscan技术,实现了全时段、全序列、全部位“静音”成像,最大降低了97%噪声声压;

ACS技术,为弥补“静音”带来的扫描时间延长问题,在业内首次实现无缝融合人工智能、压缩感知、并行成像和半傅立叶四大类加速技术,实现全身覆盖百秒级成像,平均节省80%扫描时间,已获得该领域全球首个FDA认证。

“uAIFI搭载的ACS技术,使心脏磁共振扫描更易临床化,大幅提升了心脏成像成功率与效率,推动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心脏临床的应用迈向全新发展阶段。”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主任夏黎明表示。

加速扫描流程:操作时间仅0.5秒,极大提升诊断效率

现有MR扫描操作流程繁琐,定位过程复杂,技师接近30%的时间被用于定位摆位,扫描过程消耗大量人力。

对此,uAIFI开发了:

uVision技术,首次将天眼技术应用于磁共振扫描,技师在扫描时一个手势就可以完成升床、摆位等传统6次按键的工作任务,只需0.5秒操作时间,极大提升诊断效率。

Post Processing,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传统繁琐低效的人工手动操作化繁为简,如智能裁剪、智能斑块分析、智能脑分析。

“比如TOF血管裁剪,人工处理要三分钟,使用人工智能自动完成,可以实现零延时。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算,假定每个医院每天做五个TOF,全国15000台左右的磁共振保有量,省下来的总时间相当于为中国增加了约五百名熟练的技师。联影医疗磁共振事业部总裁李国斌表示。

5.jpg

▲联影医疗磁共振事业部总裁李国斌

提升图像质量:智能自检,彻底解决运动伪影

磁共振扫描的另一大痛点是容易出现伪影,扫描呼吸时相不一致、操作不当、校准错误等原因都会产生伪影,致使图像质量下降。

对此,uAIFI开发了:

智能自检系统,基于uAIFI类脑中枢系统实现各子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实时智能自检,使设备处于优良状态,保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DeepRecon技术,从系统本源纠正信号,在不延长或减少扫描时间的前提下获得更高信噪比、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国家‘脑科学’项目研究需要上万人的影像数据,磁共振作为主要的工具,到底国产机器能不能派上用场,这也是各个脑科学专家们关心的问题。”OHBM国际人类脑图谱学会前主席、北京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主任高家红在现场表示,“经过实测,搭载了uAIFI的3.0T磁共振uMR 890具备比肩甚至部分超越国际最顶级3.0T的科研实力,稳定性等各项指标和人脑功能成像质量都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准,完全满足脑功能成像科研的技术指标要求。

“一开始对于国产设备,我抱着很怀疑的态度,能不能做好?后来事实证明,联影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作为全球首家搭载uAIFI平台的 uMR Jupiter 5.0T 磁共振用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苏对该产品的态度经历了从怀疑到惊喜的转变,“临床检验后我们发现,在神经系统及血管成像上,5.0T约等于7.0T;在体部、关节、波谱等定量成像上,5.0T大于3.0T。这款全新的磁共振有望将精准诊疗牵引至全新高度。”

协同产学研医,打造中国式创新新高度

独木难成林,当下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厂商提供高端产品、临床医生通过科研挖掘产品潜力,最终应用在患者身上,提升治疗的有效率。

无数实践表明,政产学研医的融合对于促进行业的发展,提升公立医院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联影独到的优势在于:

一方面,联影集团内部有联影医疗、联影智能、联影智融、联影智慧、联影微电子五大板块布局,可以形成颠覆性的创新合力,实现“360°无死角”式自主可控的创新平台。

另一方面,覆盖业内最全的产品链,从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再到产业化,联影是行业里唯一能够提供全产业链设备支撑的企业

在这些基础之上,联影正在积极参与建设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转化医学创新平台。

比如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联合共建武汉中科医疗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已成功开发出中国首台超高场临床前磁共振“活体显微镜”uMR 9.4T,解决超高场动物磁共振成像“卡脖子”技术问题。

“动物磁共振研究比人体更难。”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周欣教授表示:“9.4T磁共振,此前只有国外一家企业能够提供,我们必须送到国外维修,很多方面受制于人。现在有了自己的磁共振,为国内药物研发、疫苗、肿瘤以及脑科学研究提供了利器。

在发布会现场,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王怡宁也表达了对自主可控创新自由的欣喜。

“过去,国内只能依托国外先进设备进行科研项目,这会导致我们的科研进展总是晚于国外,往往会错过高质量研究的时间窗口,现在通过与联影高端科研产品的合作,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更早参与到临床前研究中。

截至目前,联影医疗已牵头10项国家级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任务——国家科技部十三五“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项目,携手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一批顶级的大三甲医院,以及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张江实验室脑与智能科技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并将深度参与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

据悉,联影医疗更多的国家级科研合作还在洽谈落地中。这些,都将为未来的源头式创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创业十年,无论是从研发实力、创新成果还是市场表现,联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国内一线,并在逐渐向国际领先的行列靠近。

下一个十年,伴随着政产学研医各界不断努力,联影将继续走向全球,升级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让世界看到中国式创新的新高度。

本文转载至其他网站,并不用于商业途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